北方农村早期的一种早晚吃食,黄豆,发音是玉米糁(shēn)子,也叫棒子糁。玉米成熟后去皮也可不去,上磨子粉碎成小颗粒,大约是放在手里有沙粒感的大小,也可磨成很细的面粉状,吃的时候烧开了水,一手拿勺子,一手把粉碎的玉米小颗粒均匀的撒入锅内,撒完后继续搅匀,然后再烧开两三次,熟后的或稀或稠的糊状就叫糁子白粥,其实就是玉米粥。现在城里人叫的玉米糊糊即是玉米糁子的一种。玉米糁子可做的食品很多,在原来以粗粮为主的年代,黄豆粗粮,这是人们的主食,现在仍是人们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。像我们同学有些人不吃玉米面食品,这是较不好的现象,任何食品都有它的优点,玉米面食品营养也丰富,人们的膳食一定要合理搭配,才能做到营养均衡。同时玉米糁的做法比较多样,对于传统的北方人来说,可以直接加水像做稀饭般烹饪,其效果与稀饭及其相似,无论是色泽还是状态,不过口感就是大相径庭了。相对来讲比较适合老人来吃,尤其是久居北方农村的老人更有一种对其割舍不掉的情感。
热火糁子吃完了,男人们把碗给婆娘一递,又三皇五帝,张飞赵云地开谝了。这时女人们就回家去收拾锅。糁子舀完刮尽,黄豆粗粮销售,锅底里剩下一层呱呱。急性子婆娘,经常把呱呱烧地跟锅底一样,黑成炭咧,自然不好吃。连娃们都不喜欢。墨性子婆娘,呱呱里夹着生糁子疙瘩,呱呱也不好吃,黄豆粗粮加工,娃们不待见。只有那些性子不急不忙,稳稳妥妥地能成婆娘,不慌不忙地给锅里倒些辣子水水,用铲锅匙抹地匀匀地,细细地刮下来,儿女们还能再美美地咥一回。